7/21/2010

15篇文章的Reflection

01.Pew Report: Millennials Will Make Online Sharing in Networks a Lifelong Habit
當計算機幫助我們完成過去千年也做不完的事後,我們現在卻將這些省下來的時間又做了什麼?
我相信如果以這些社群網站的會員人數來算,將Facebook或是其它網站比喻成世界第幾大國家的確可以顯現出這個社群的成長, 參與這些社群的確已經成為許多人都有的經驗,甚至成為生活的一部份,當然也改變了我們對於一些事物的看待方式。
但我認為朋友還是朋友,親人還是親人,死黨還是死黨,有許多東西仍然是網路社群所不能取代且永遠無法取代的,網友不能給你擁抱,電腦無法將你的激動颤抖轉成訊號,社群世界裡根本沒有白天黑夜,社群環境裡沒有天災人禍。參加社群不會讓你我變強壯,不會讓你我變聰明,不可能給你溫飽。
簡單的說,我始終認為一個重點,就是科技只是為了讓我們更方便,但我們不見得都得跟著科技改變,否則總有一天,我們可能會遇到像機械公敵裡的電腦以自己的智慧邏輯轉而變成控制人類的機器。


02.SixthSense
雖然這部片子我不是第一次看,但是再看一次還是不禁要對那位印度學生的能力以及創意佩服不已,也會讓我去想我該如何做才能培養我的小孩具備這樣的素養。
這樣的能力絕對不是將教育的政策著重在課綱的一改再改,絕對不是將教師的培育變成是像公務員考試一般地去用學科測驗來選拔,絕不是一個會產生大學過剩、到處都是流浪教師、到現在還是以背誦考試為導向的教育方式所能夠培養出來的。
其次,這部影片讓我們可以感受到科技產物的發明,就是要以我們的習慣、我們的直覺、我們的需求來設想。現在發明出來的新科技產品很多,但有絕大部份都迫使使用者必需再花時間去學習或適應它的介面操作或是操作流程,但你可以設想看看,如果將這樣的產品並用到教學或學習上的話,也就表示老師及學生必須再多花更多的時間去學這些東西,才能真正進入到學習內容。那試問,有多少人會認為這樣的投資值得嗎?這個學習科技及其環境是否真能幫助到所有的學生?有多少人有能力擁有這項科技(貧富差距問題)


03.Best of the Free Technology Tools for Teachers
我看完這篇的第一個問題是,這些工具是如何被認為可以幫助老師?以及提供哪些幫助?好像沒有特別著墨在這些部份耶!不過,如果是單純以Best of the Free Technology Tools來看,則我認為這篇對大家的價值是100%的,因為這些都是我們一般所需要的工具,而且是免費的,以大家對於軟體所需的類型多且價格普遍不低,如需讓自己的電腦功能完整的話也需要一筆不少的費用來說,這些免費的軟體的確解決了我們大部份的需求。

我認為對身為老師的人來說,我們的重點不僅是在於要會使用這些軟體,應該是先了解自己的教學上,學生是否需要以及需要哪種類型的輔助,而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我們就必須先了解有哪些工具?這些工具可以做哪些事?這些工具有哪些限制?

最後就是要思考如何將這些軟體所做出來的教材或素材整合起,而不是變成零散的檔案。比方說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文字稿講義用open office編輯成ppt檔、利用audacity編輯出演講的聲音檔、利用slideshare將兩者整合起來變成有聲投影片、利用影音編輯軟體製作具體示範的影片、利用super軟體做後製的編修、如有需要還可以在利用screencasting錄製操作的步驟、再將影片檔上傳到分享網站Youtube、最後再利用wiki將文字投影片影片等整合到一個課程主題上、進行班級合作學習或小組學習活動、利用blog做心得或筆記或報告分享、利用Twitter等將訊息Po出去給所有的同學知道、……。把所有的軟體的協助變成是我們製作一套完整教學課程的流程,相信即使剛開始不順手,但漸漸地我們會發現我們可以主動地照顧到那些不同學習類型的學生,且讓學習活動變得更生動有趣。因此我所認為的重點,不是只在知道有哪些軟體,而是在如何組織這些軟體應用的教學準備與教活動。


04.10 Web Tools to Make Learning in Your Class Even Better! Presented by Adam Bellow of eduTecher « Learning Technologies

作者Adam Bellow在投影片一開始就將他的教育理念交代的滿清楚的,不過可惜的是他的演講影片的聲音實在太小,再加上大部份攝影機的畫面都是放在他的身上而不是在他操作的畫面,因此我實在不容易完全地把他整個演講的內容聽仔細。

其實他大部份也都是在Demo他如何利用這些網站工具在教學活動上,所以這部份若自己花點時間去體驗了解每個網站工具的話,你就可以了解這些網站真的很有趣。只是我有點後悔選了這篇主題,因為光是看完它並走過他介紹的幾個網站,就花了我近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卻連個心得都還沒開始寫,以我的做法,要寫完這15篇真不知要花幾天時間。

大部份的網站我認為對國小至國中的學生是最適用的,一來是因為部份網站所設計的介面相當可愛,用色鮮豔;部份如ZooBurst網站讓老師或學生實製3D立體故事書,不僅符合科技時勢、也符合我們在多元智慧當中所強調空間智慧的學習。而像eduteacher網站提供老師許多教學資源,強調老師們的教學不是單打獨鬥,真的應該鼓勵老師們多多上去使用。

 

身為教育者,我覺得在演講開始前的幾句話中的最後一句:Every teacher has the right to live in a cave. However, they do not have the right to drag their students in with them.」講得非常實在,有多少人把教育工作當成是一份糊口的職業,只求不犯錯,守成後也就不再追求進步,即使我自己也會有這樣的懶惰心態。但其實就像這句話所意指的,就是因為你的職業是老師,所以你退、你的學生也會跟著退,你進、你的學生也會跟著你進,即使你不做任何事,也會使得學生跟著你無法做任何事。所以我們無時不刻都要提醒自己這份責任感與使命。

 

 

05.2009 Horizon Report

http://scyuen.wordpress.com/2009/01/22/2009-horizon-report/

有關2009的報告所提到的科技,可以看出未來科技發展的三個方向,第一個是有關系統核心的運作(Cloud ComputingSemantic-Aware Applications);第二部份是客戶端的技術(MobilesThe Personal WebSmart Objects);最後一部份是資料部份的處理技術(Geo-Everything)。這三大類技術的發展在未來如果能綜合應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時,所有現在我們所熟悉的資訊生活又將有大幅度的改變。

這六項科技的發展所可以解決的問題包括了:雲端計算大大地解決資料處理上的速度與容量上不足的問題;語意知覺可加速我們在資料輸入的速度與便利性,也提供了資料在關聯性的自動化,主動去建構彼此間的關聯,減少人工關聯的這項動作;手持式裝置將使得使用者只要一機在手就可以做以往開電腦做的事,更具即時性與便利性;個人化網站則使得使用者建構自己的社群與知識網絡;智慧型物件的使用在人以及事物的資料建立上使在進行人的身份辨識及與事物的屬性建構大大增加其正確及豐富性;而地理定位功能應用到人與資料的即時定位,擴大使用者在知識的空間性屬性資訊的理解與建構。

真要說這些科技要落實地應用的教育上,還是必須做到普及性這一點,如果這些新興科技的手持式系統無法像買個手電筒一樣便宜及隨手可得,如同現在網路上普遍的web2.0 網站提供免費的環境以及使用,那麼一切都只是可以或可能做到,或甚至只會成為少數人的專利,產生更大的數位落差。教育研究者必須要注意到資訊科技看重的是市場價值,我們所做的學術研究要能突顯它們出教育上的重要價值,讓學術界主導來協助業界發展,讓這些科技在應用上可以配合到教育的屬性,依照教育的需求來設計,而不要老是讓我們看到許多看似可用,卻又有許多不足或限制問題而不易上手發揮。

06.A Vision of 21st Century Teachers
即使是在古代,老師的地位之所以崇高,除了是因為他具有廣博的知識外,也懂得如何針對學生因材施教。而這句名言到今天還是一樣不變,科技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
下一代小孩對於事物的看法與認知,以前遠渡重洋是遙不可及而不會去想的東西,現在要去到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不超過24小時,空間感和過去不一樣,對時間的觀念也不一樣,同樣在做任何事,也都會有不同的看法。

其實不需把新世代的小孩看成是數位原住民或把大人看做是數位移民,這只不過是個過渡期的現象,差別只在於小孩從出生就受到科技的寵愛與照顧,而我們卻是完整的面臨到兩種不同生活與價值觀的衝突而仍在猶豫徬惶罷了。

所以我們就不應該把科技當成是教育以外的誘惑,把網路當成是危害小孩的毒蟲,既然要因材施教,我們就有責任要讓他們知道科技能幫我們做什麼?如何讓科技幫助我們學習或成長得更快樂,有責任讓他們清楚什麼是根本的技能?什麼是不變的東西(知識或內容本身而非科技本身)。這樣才能夠讓我們下一代在屬於他們的環境與條件下學習,而不是用我們過去的方式學習。特別是影片中提到的一點,兒童的教育不是在教他們應付過去的生活,而是要教他們如何在未來生活。如果老師自己都不知道所教為何,那肯定學生更不知道學這些要幹什麼用。

在影片裡老師們提到未來的學生的特色中,我將其中的學習行動提析出來,我認為這些都,他們在未來的學習當中要去實踐的重點:Construct and Create,要學會去建構與創新;Synthesize and Share要與外界同步並分享一切;Response and Communicate,要懂得回應他人及反應自己; Blog and comprehend,要會歸納反思並且歸類。


07.Cell Phone Learning Support System (CPLSS)
首先,我贊老師對於未來Mobile technology對於這個世代的影響以及未來的前景,也對於未來將這些加入到教學活動當中的CPLSS計劃的前瞻性感到佩服及有興趣。而以我所了解在國內的狀況,的確早有許多研究者嘗試將行動科技應用到學習,不過我的感覺是大家各自為政的在鑽研,或許今天A學者發現到一個不錯的技術、明天B學者也找到最佳的演算法,但這些技術若不能同時地被統整在一套系統發展下的話,這些要改變學習將仍有相當長的時間。

其次,就是涉及到內容的建立,它是影響到整個計劃最重要的關鍵,網站的教學資源發展到現在也有一、二十年了,到今天我們才能說看到許多地方開了花、結了果。但如何讓現有的Web資源直接應用到WAP上,涉及到了資料格式的定義與處理,到今天手機上所能看到的仍然只有專為它設計的網站資源,這也將影響到它的普及,我預期我們不可能再花時間去重建這些資源,唯有透過技術製定發展出可轉換的工具或規格,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產生大規模的突破。畢竟這些教學資源還是需要利用一般PC電腦來處理而不會全交給手持式行動裝置,所以未來在這方面的變化值得我們去注意。

最後,我還是要講到一個部份的是,目前手機的功能的確都可以做到處理短訊、聲音、影像以及查詢網站資料,但一來不是每個手機都具備了這項功能,二來來涉及到這些在目前都還算是加值服務而非基本服務,因然此要讓大家都可以在同樣的條件下進行學習,我認為還有一段路要走。但回過頭來說,我們研究的就是要為未來的學習做準備,一旦未來這些條件都成熟了,一切就自然水到渠成。

08.Did You Know-
或許因為這部片子我在2008年的時候就看過,所以已經沒有當時的驚訝,對還是對於科技的影響生活的變化之快感到相當憂心。但我擔憂的,不是將來我們要如何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不是擔心將來我們的小孩要找什麼樣的工作,而是擔心我們的生活與科技綁緊到這樣地緊密,萬一哪天來了個「明天過後」加上個「慧星撞地球」,還有多少人生活得下去?因為沒有電力就沒有電腦與網路,沒有電腦與網路就沒有所謂的社群、沒有所謂的3D虛擬,一切生活都可能要被打回原始人的狀態重新來過。當我們過份依賴以電為基礎的生活時,可能會更難適應沒電的生活。

再回到這個主題上,我認為科技影響帶給我們改變的是介面、管道、速度與質量,而不論科技是否存在,我們還是要透過五官去聽、說、讀、寫、觸覺去詮釋與建構我們的認知世界。因此,老師所扮演的角色更應該著重在學生這些基本素養基礎的打底,不懂得聽,給你網路你也搞不清楚別人在講啥,不懂得說,無法將想法傳達給其它的人。科技應該是提供給學生可以說得更多、聽得更深、想得更廣,過去一年可以學到的東西,現在可能只要一個月。過去要一學期上的課程,現在可以一、兩個月就會,既然學生學得快,老師也就應該教得更多,學生既然可以有多面向的學習能力,老師就應該提供不同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達到相同的目標,如此才能達到資訊科技應發揮的正向目的。


09.ECAR stud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8

以我過去在大專校院任教的經驗來看,若和台灣的學生相比,數據上應該會相當的差距喔,老師曾問過我們為何台灣學生與國外學生會有差距?我曾提出自己的看法認為主要是因為市場化的關係,將學生的使用習慣定型了,就像是台灣學生幾乎快把Windows當成是唯一的作業平台一般。而老師則認為是學生的學習習慣使然,其實我想應該是一半一半吧!

台灣學生使用PCLaptops要來的普遍,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機種的選擇多取決自出錢的家長,而Laptops的價格在過去比PC貴許多。因此,像國外調查發現有80%以上Laptops的擁有率在台灣大概剛好是反過來。而具有上網功能的手機在台灣算是普遍,但與國外相同也是因為頻寬、速度及費用等問題,使用率相當低。

使用圖書館的頻率,這問我最準,因為以前我在圖書館工作過三年,台灣學生除了借還書之外,對圖書館的資源用得不多,除非老師會要求學生去查特定的資料,否則可能有1/4的學生在大學四年期間從未使用或進過圖書館,即使是圖書館網站也是一樣。

而在課程與學習的使用上,台灣的學生表現一樣不好,我曾問過大一學生是否有使用過Office 簡報軟體,結果竟然不到1/10,試算表更不用說,但這數據漸漸有改變,主要是因為部份高中已開始重視排入電腦相關課程,使得有愈來愈多學生有接觸使用的經驗。

其它有關多媒體的軟體使用,除了系所課程排入之外,會自己去學的不到1/10

那台灣的學生到底那裡比國外學生強或是跟國外學生一樣呢?傳簡訊使用E-Mail、使用即時通軟體交談、玩線上遊戲(不論2D3D),據我了解大概有一半以上都曾玩過。而最後使用社群部份更是突顯了國內一窩蜂擠在一起的特色,清一色的有3/4以上的學生會使用Facebook的社交網站以及無名相簿網站,而其它社群網站的使用人數與前者就有不小的落差,但是否會用在學習上呢,我只能感嘆地說,還真的不多呢!


10.Have You Been Paying Attention-
這部和Did you know文章所提供的影片shift happens所傳達的概念相近,讓我不禁想做另一部影片,從另一個角度來提出我的質疑,只不過真要做的話會花上不少時間去做調查,而結論是否真如我所想我也不敢說。
我要提出的看法是,到底是誰創造了這個Digital world?到底是誰讓小孩子一天花這麼多的時間在computer或是screen media?如果這種現象是我們這一代所造成的,那教育所該做的是到底算是順應潮流?補償挽救?還是該當個守門員把關?

數位世界是怎麼來的?不就是美國國防部為了作業上加快速度、突破時間限制、分散風險、有效儲存資訊並應用資訊為目的下發展出來,源自國防上的需求而被推廣到商業化的一項技術,其實它不也和武器或化學武器的製造發展一樣來自同一個出身嗎?原子彈有立即的殺傷力,所以我們知道它的危險,但電腦網路科技卻比較像是吸毒成癮,一步步讓人們不知不覺地習慣它、不能沒有它,甚至到現在還想透過教育的改變讓我們的下一代和它緊緊相扣。

重點是,它到底是良方還是毒藥?大部份的文章主題都是在探討它的優勢,卻也沒幾篇會去問到它的後遺症與危機在哪?就好比100個人有99個人都說好的時候,到底它是多數的好呢?還是真正的好?

我看到的是,創造出數位世界的這一群所謂的數位移民(我認為比較像是數位創造者),創造了這個新的世界,突然間改變了原本的生存之道,而為了生存改變了生活方式,也讓小孩的成長方式改變了。大人一整天忙於工作,甚至晚上及假日加班或帶工作回家,沒時間在家教育小孩的結果,就讓小孩子在家整天跟著電視電腦親近,慢慢地培養出所謂的數位原住民出來。在親子教育當中,有很多家長在家不裝第四台,為的是不讓小孩整天看電視,認為這會影響專注力;不喜歡讓小孩出門找同學朋友,可是卻讓小孩子在房間上網玩電腦,跟朋友玩遊戲、聊天,似乎這樣比較安全;也甚至是家長自己也愛玩電腦,既然無法以身做則,美其名乾脆再弄一部電腦跟小孩一起用,當做是親子共同的休閒活動。我們都知道同儕影響的力量有多大,一傳十、十傳百,你不用電腦就幾乎等於會失去朋友,形成一股同儕壓力,就像腸病毒一樣快速地蔓延開了,變成現在的社會現象。

去學校玩沒有去電腦玩來得輕鬆?跟電腦玩比較有趣!跟電腦玩沒有人會要你做東做西!玩電腦不必在像學校一樣非得坐在教室裡!想玩就玩,想休息就休息。這樣養成的小孩到了學校之後,生活方式與家裡不一樣了,相較之下當然無趣,不是嗎?但我們現在卻把這種現象結果一味地歸究是學校教育跟不上時代潮流,認為是學校不重視學習者特性與個別差異,進而要求學校的一切都是守舊的,課程要改、教學方式要改、老師要改、甚至連校園也得一起改,我認為從出發點來看,這是完全不對的?這是數位移民推卸責任的作法。

Have you been pay attentionYes, I’am.但我卻有這樣的擔憂與看法,與其在數位虛擬世界學更接近真實,為何不盡量去真實的世界裡學?與其透過網路和同學用圖片相片相見,用圖示給笑臉哭臉,為何不直接面對面去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我大概15年前就進入教學科技的領域,也同樣看著電腦從早期8位元到現在的64位元的改變,但我們親身經歷及認知電腦是出現來幫助我們的,但將來的小朋友卻是一生下來就是處在這個環境,電腦的存在對他們是理所當然的東西,在觀念上,我們當電腦是工具,但我們卻讓電腦變成是他們的環境,也難怪會存在老師們對使用科技會有所困擾,這不僅是改變他們的教學習慣,也同時是在強迫改變他們對電腦是工具的認知。

不否認社會環境永遠在變化,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下一代在新的社會環境下生存,老師當然有責任協助學生去適應,並在這過程上自己先調適並改變,我們可以將這部影片的重點,是要給那些固守傳統模式不願改變的人一記當頭棒喝,了解現在的教育問題可能出現的問題,但同時我們也別忘了好好想想,過份依賴科技的後遺症的問題探討也一樣重要,還是說,它就像是一個要等40年以後才會發作的慢性病一樣可以被容忍及忽略。


11.Mobile Phones, Mobile Minds
我在看過老師的這些文章裡,終於在這篇文章所提供的影片當中,找到一些論點想法和我相接近的人,特別是在影片的第22分鐘初左右的訪問提到,不論科技如何的發展,學生還是需要具備聽、說、讀寫等這些基本能力,因此老師們並不需要擔心是不是不會電腦就沒有資格教書。

既然學生會花這麼多的時間在使用手機上,老師何不利用這樣子的習慣,讓他們也可以知道使用手機也可以是在學習。如果說學生一天會使用2個小時在手機的話,何不設計出需要花半個小時的時間的功課,相對也就會縮短他們用手機傳訊或聊天的時間,這也算是一舉兩得。


12.Mobile 2.0
我認為Web2.0Mobile2.0目前在技術上的差異以及要克服的問題還相當的多,平台不同、載具的不同、硬體上技術規格雖已制定但內部軟體仍未完全克服、手機的收費服務方式以及頻寬上的問題,短時間或至少在三年內,我認為Mobile2.0還不足以成熟到像Web2.0所能影響到的範圍。再加上手機本身還有顯示螢幕過小及蓄電力等問題,如果將這麼多Mobile2.0的功能加載到手機上,我想目前的手機應該會吃不消吧!哈!!

應用手機最大的差別優勢就是在於手機的移動性比PCLaptop來得更高,因多隨身攜帶故可立即取得設備操作以及資訊即時性都很高,因此,在教學上的應用就應當善用這部份的特性,例如在教導有關台灣各地的地理資訊時,我們就可以叫學生去實地做參訪,學生可利用手機取得Blog作業資訊,利用簡訊與同學分享資訊、利用手機的攝影功能找到答案並可直接上傳繳交。這是現在不論Mobile 2.0發展完善前就可以做到的,但因為涉即到費用的問題,第一步就會遇到問題,因此我覺得手機系統業者是否能先準備為教學需求提供更特別的費率服務,將是普及化的第一道關卡。


13.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 2010
我認為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所推展的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 (NETP)相當完善,而且能兼顧到許多我們所缺乏的層面以及一些我沒想到的點。如文所示,它區分learning, assessment, teaching, infra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四部份,以公共建設為基礎,到應用層面的教與學,並注重評估這項列入表視重視成效的表現,最後就是productivity重視生產力。

我特別關心與注意到的就是productivity,因為一項科技要推展順利且真正幫助到老師及學生,絕對不只是科技技術的突破、社會上各項硬軟體建設的普及、教師與學生觀念的突破而已,更重要的是整個教育系統是否支持,包括課程的設計、校園設備與學習空間的重新規劃、考試方式甚至評分方式的改變、甚至政策上的修訂,簡單的說,即我們現行的教育系統必須配合做觀念以及整個體制的改變,才有可能將新科技的效能發揮到最大的效果。

特別是國內在推行一項政策時,往往是政策訂的很模糊,標準訂的很寬鬆,想到什麼做什麼,然後就是遇到一大堆的問題,如人的反對、經費的來源、如何推展、如何評鑑、執行的效期等等,結果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不然就是豪雨成災一發不可收拾,最後就變成政黨抨擊對立的議題,白的東西最後被染得不藍不綠。


14.Online Testing « Learning Technologies «Create Free Online Quizzes with ClassMarker
記得上週才跟老師說希望能多了解有關Web2.0的線上測驗系統,結果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我做Blog Critiques的作業上剛好找到這一篇介紹ClassMaker系統。我會想要知道這部份的東西是因為先前我在參與一個線上合作學習的英文寫作計劃當中,就需要設計一套能上學生在線上進行寫作、進行同儕互評、老師評分等功能的設計,基於有感於系統的開發往往會隨著科技的變化會需要不斷地進行修正,對於非資訊工程背景的我,很難在花時間去做大幅度的修改,因此就興起想直接找尋看看是否有符合需求的現存系統,以做為未來相關研究的可用工具。

線上測驗系統與其它系統最大的差異特色在於如何正確的辨識使用者身份、如何依據不同的測驗題目類型設計成題庫並且容易修改產生新的題目、如何進行評分甚至修改,特別是在如寫作這類型的活動,重視的是在語意與語法上的變化,目前大部份的系統都還是由老師來進行修改評分,利用人工智慧及語意辨識技術讓電腦來修改評分的成效都還不足以有效地解決。

線上測驗在教學活動上最主要的使用目標應該是在於希望能幫助老師縮短教學評量部份的設計與實施的時程與成本,能讓老師花更多的時間去檢視學生在分數變化以外的改變,才能幫每位學生找出真正的問題。或許在ClassMaker上還無法解決所有我所提到的問題,但至少它代表我們在這方面往前跨了一大步,未來我也會設法朝我所預期的目標繼續學習並能做出一些貢獻。


15.School 2.0
除了學校要整合打好資訊科技所需的基礎建設外,我覺得未來也應該讓學校有個ISO標準以評估是否有能力達到數位化、行動化教學環境設置指標的參考依據。

任何一項變革要能獲得成果,真的是需要所有的相關單位與人員全力來配合投入才有可能,而且這些人還必須包含學生的家長,這點真的很重要,我覺得文章提到的這一點這是大家很容易忽略的部份。

如同http://www.classroom20.com/profiles/blog/show?id=649749:BlogPost:6914的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的概念,要做到school2.0之前,老師可以先從classroom2.0開始努力,而老師本身也要達到teacher2.0的標準。依照這樣的標準來看,教育行政人員、學生、家長也要達到Administrator2.0student2.0parent2.0的標準。因為不是會玩網路、玩Facebook的小孩就是2.0的小孩,他也必須要具備2.0的精神(CreativeSharingCorporative)並付諸於行動表現,我覺得這個想法很棒,這也都是我在看了這篇Blog後延伸的感想,或許把這些想法再組織、彙整起來,說不定就可以提供做為發起School2.0ISO標準呢。

同時我也在另一個Blog裡 http://163.20.119.100/f2blog/index.php?load=read&id=461 看到一段與School2.0有關的文章,作者也有系統地將教育環境所有相關的人在school2.0的角色任務帶出來。他的觀念仍停留在使用moodle的優點,而我最大的感觸是當我看這篇時,發現並驚喜自己在教授這三個月的介紹裡,了解到自己在觀念上有了很大的的突破與改進。因此也才能看出別人所講的東西少了什麼。

在這個school2.0的網站(http://etoolkit.org/etoolkit/ )裡有一行藍色字寫得很棒,There is no one path to the school tomorrow.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