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2010

15篇文章的Reflection

01.Pew Report: Millennials Will Make Online Sharing in Networks a Lifelong Habit
當計算機幫助我們完成過去千年也做不完的事後,我們現在卻將這些省下來的時間又做了什麼?
我相信如果以這些社群網站的會員人數來算,將Facebook或是其它網站比喻成世界第幾大國家的確可以顯現出這個社群的成長, 參與這些社群的確已經成為許多人都有的經驗,甚至成為生活的一部份,當然也改變了我們對於一些事物的看待方式。
但我認為朋友還是朋友,親人還是親人,死黨還是死黨,有許多東西仍然是網路社群所不能取代且永遠無法取代的,網友不能給你擁抱,電腦無法將你的激動颤抖轉成訊號,社群世界裡根本沒有白天黑夜,社群環境裡沒有天災人禍。參加社群不會讓你我變強壯,不會讓你我變聰明,不可能給你溫飽。
簡單的說,我始終認為一個重點,就是科技只是為了讓我們更方便,但我們不見得都得跟著科技改變,否則總有一天,我們可能會遇到像機械公敵裡的電腦以自己的智慧邏輯轉而變成控制人類的機器。


02.SixthSense
雖然這部片子我不是第一次看,但是再看一次還是不禁要對那位印度學生的能力以及創意佩服不已,也會讓我去想我該如何做才能培養我的小孩具備這樣的素養。
這樣的能力絕對不是將教育的政策著重在課綱的一改再改,絕對不是將教師的培育變成是像公務員考試一般地去用學科測驗來選拔,絕不是一個會產生大學過剩、到處都是流浪教師、到現在還是以背誦考試為導向的教育方式所能夠培養出來的。
其次,這部影片讓我們可以感受到科技產物的發明,就是要以我們的習慣、我們的直覺、我們的需求來設想。現在發明出來的新科技產品很多,但有絕大部份都迫使使用者必需再花時間去學習或適應它的介面操作或是操作流程,但你可以設想看看,如果將這樣的產品並用到教學或學習上的話,也就表示老師及學生必須再多花更多的時間去學這些東西,才能真正進入到學習內容。那試問,有多少人會認為這樣的投資值得嗎?這個學習科技及其環境是否真能幫助到所有的學生?有多少人有能力擁有這項科技(貧富差距問題)


03.Best of the Free Technology Tools for Teachers
我看完這篇的第一個問題是,這些工具是如何被認為可以幫助老師?以及提供哪些幫助?好像沒有特別著墨在這些部份耶!不過,如果是單純以Best of the Free Technology Tools來看,則我認為這篇對大家的價值是100%的,因為這些都是我們一般所需要的工具,而且是免費的,以大家對於軟體所需的類型多且價格普遍不低,如需讓自己的電腦功能完整的話也需要一筆不少的費用來說,這些免費的軟體的確解決了我們大部份的需求。

我認為對身為老師的人來說,我們的重點不僅是在於要會使用這些軟體,應該是先了解自己的教學上,學生是否需要以及需要哪種類型的輔助,而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我們就必須先了解有哪些工具?這些工具可以做哪些事?這些工具有哪些限制?

最後就是要思考如何將這些軟體所做出來的教材或素材整合起,而不是變成零散的檔案。比方說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文字稿講義用open office編輯成ppt檔、利用audacity編輯出演講的聲音檔、利用slideshare將兩者整合起來變成有聲投影片、利用影音編輯軟體製作具體示範的影片、利用super軟體做後製的編修、如有需要還可以在利用screencasting錄製操作的步驟、再將影片檔上傳到分享網站Youtube、最後再利用wiki將文字投影片影片等整合到一個課程主題上、進行班級合作學習或小組學習活動、利用blog做心得或筆記或報告分享、利用Twitter等將訊息Po出去給所有的同學知道、……。把所有的軟體的協助變成是我們製作一套完整教學課程的流程,相信即使剛開始不順手,但漸漸地我們會發現我們可以主動地照顧到那些不同學習類型的學生,且讓學習活動變得更生動有趣。因此我所認為的重點,不是只在知道有哪些軟體,而是在如何組織這些軟體應用的教學準備與教活動。


04.10 Web Tools to Make Learning in Your Class Even Better! Presented by Adam Bellow of eduTecher « Learning Technologies

作者Adam Bellow在投影片一開始就將他的教育理念交代的滿清楚的,不過可惜的是他的演講影片的聲音實在太小,再加上大部份攝影機的畫面都是放在他的身上而不是在他操作的畫面,因此我實在不容易完全地把他整個演講的內容聽仔細。

其實他大部份也都是在Demo他如何利用這些網站工具在教學活動上,所以這部份若自己花點時間去體驗了解每個網站工具的話,你就可以了解這些網站真的很有趣。只是我有點後悔選了這篇主題,因為光是看完它並走過他介紹的幾個網站,就花了我近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卻連個心得都還沒開始寫,以我的做法,要寫完這15篇真不知要花幾天時間。

大部份的網站我認為對國小至國中的學生是最適用的,一來是因為部份網站所設計的介面相當可愛,用色鮮豔;部份如ZooBurst網站讓老師或學生實製3D立體故事書,不僅符合科技時勢、也符合我們在多元智慧當中所強調空間智慧的學習。而像eduteacher網站提供老師許多教學資源,強調老師們的教學不是單打獨鬥,真的應該鼓勵老師們多多上去使用。

 

身為教育者,我覺得在演講開始前的幾句話中的最後一句:Every teacher has the right to live in a cave. However, they do not have the right to drag their students in with them.」講得非常實在,有多少人把教育工作當成是一份糊口的職業,只求不犯錯,守成後也就不再追求進步,即使我自己也會有這樣的懶惰心態。但其實就像這句話所意指的,就是因為你的職業是老師,所以你退、你的學生也會跟著退,你進、你的學生也會跟著你進,即使你不做任何事,也會使得學生跟著你無法做任何事。所以我們無時不刻都要提醒自己這份責任感與使命。

 

 

05.2009 Horizon Report

http://scyuen.wordpress.com/2009/01/22/2009-horizon-report/

有關2009的報告所提到的科技,可以看出未來科技發展的三個方向,第一個是有關系統核心的運作(Cloud ComputingSemantic-Aware Applications);第二部份是客戶端的技術(MobilesThe Personal WebSmart Objects);最後一部份是資料部份的處理技術(Geo-Everything)。這三大類技術的發展在未來如果能綜合應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時,所有現在我們所熟悉的資訊生活又將有大幅度的改變。

這六項科技的發展所可以解決的問題包括了:雲端計算大大地解決資料處理上的速度與容量上不足的問題;語意知覺可加速我們在資料輸入的速度與便利性,也提供了資料在關聯性的自動化,主動去建構彼此間的關聯,減少人工關聯的這項動作;手持式裝置將使得使用者只要一機在手就可以做以往開電腦做的事,更具即時性與便利性;個人化網站則使得使用者建構自己的社群與知識網絡;智慧型物件的使用在人以及事物的資料建立上使在進行人的身份辨識及與事物的屬性建構大大增加其正確及豐富性;而地理定位功能應用到人與資料的即時定位,擴大使用者在知識的空間性屬性資訊的理解與建構。

真要說這些科技要落實地應用的教育上,還是必須做到普及性這一點,如果這些新興科技的手持式系統無法像買個手電筒一樣便宜及隨手可得,如同現在網路上普遍的web2.0 網站提供免費的環境以及使用,那麼一切都只是可以或可能做到,或甚至只會成為少數人的專利,產生更大的數位落差。教育研究者必須要注意到資訊科技看重的是市場價值,我們所做的學術研究要能突顯它們出教育上的重要價值,讓學術界主導來協助業界發展,讓這些科技在應用上可以配合到教育的屬性,依照教育的需求來設計,而不要老是讓我們看到許多看似可用,卻又有許多不足或限制問題而不易上手發揮。

06.A Vision of 21st Century Teachers
即使是在古代,老師的地位之所以崇高,除了是因為他具有廣博的知識外,也懂得如何針對學生因材施教。而這句名言到今天還是一樣不變,科技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
下一代小孩對於事物的看法與認知,以前遠渡重洋是遙不可及而不會去想的東西,現在要去到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不超過24小時,空間感和過去不一樣,對時間的觀念也不一樣,同樣在做任何事,也都會有不同的看法。

其實不需把新世代的小孩看成是數位原住民或把大人看做是數位移民,這只不過是個過渡期的現象,差別只在於小孩從出生就受到科技的寵愛與照顧,而我們卻是完整的面臨到兩種不同生活與價值觀的衝突而仍在猶豫徬惶罷了。

所以我們就不應該把科技當成是教育以外的誘惑,把網路當成是危害小孩的毒蟲,既然要因材施教,我們就有責任要讓他們知道科技能幫我們做什麼?如何讓科技幫助我們學習或成長得更快樂,有責任讓他們清楚什麼是根本的技能?什麼是不變的東西(知識或內容本身而非科技本身)。這樣才能夠讓我們下一代在屬於他們的環境與條件下學習,而不是用我們過去的方式學習。特別是影片中提到的一點,兒童的教育不是在教他們應付過去的生活,而是要教他們如何在未來生活。如果老師自己都不知道所教為何,那肯定學生更不知道學這些要幹什麼用。

在影片裡老師們提到未來的學生的特色中,我將其中的學習行動提析出來,我認為這些都,他們在未來的學習當中要去實踐的重點:Construct and Create,要學會去建構與創新;Synthesize and Share要與外界同步並分享一切;Response and Communicate,要懂得回應他人及反應自己; Blog and comprehend,要會歸納反思並且歸類。


07.Cell Phone Learning Support System (CPLSS)
首先,我贊老師對於未來Mobile technology對於這個世代的影響以及未來的前景,也對於未來將這些加入到教學活動當中的CPLSS計劃的前瞻性感到佩服及有興趣。而以我所了解在國內的狀況,的確早有許多研究者嘗試將行動科技應用到學習,不過我的感覺是大家各自為政的在鑽研,或許今天A學者發現到一個不錯的技術、明天B學者也找到最佳的演算法,但這些技術若不能同時地被統整在一套系統發展下的話,這些要改變學習將仍有相當長的時間。

其次,就是涉及到內容的建立,它是影響到整個計劃最重要的關鍵,網站的教學資源發展到現在也有一、二十年了,到今天我們才能說看到許多地方開了花、結了果。但如何讓現有的Web資源直接應用到WAP上,涉及到了資料格式的定義與處理,到今天手機上所能看到的仍然只有專為它設計的網站資源,這也將影響到它的普及,我預期我們不可能再花時間去重建這些資源,唯有透過技術製定發展出可轉換的工具或規格,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產生大規模的突破。畢竟這些教學資源還是需要利用一般PC電腦來處理而不會全交給手持式行動裝置,所以未來在這方面的變化值得我們去注意。

最後,我還是要講到一個部份的是,目前手機的功能的確都可以做到處理短訊、聲音、影像以及查詢網站資料,但一來不是每個手機都具備了這項功能,二來來涉及到這些在目前都還算是加值服務而非基本服務,因然此要讓大家都可以在同樣的條件下進行學習,我認為還有一段路要走。但回過頭來說,我們研究的就是要為未來的學習做準備,一旦未來這些條件都成熟了,一切就自然水到渠成。

08.Did You Know-
或許因為這部片子我在2008年的時候就看過,所以已經沒有當時的驚訝,對還是對於科技的影響生活的變化之快感到相當憂心。但我擔憂的,不是將來我們要如何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不是擔心將來我們的小孩要找什麼樣的工作,而是擔心我們的生活與科技綁緊到這樣地緊密,萬一哪天來了個「明天過後」加上個「慧星撞地球」,還有多少人生活得下去?因為沒有電力就沒有電腦與網路,沒有電腦與網路就沒有所謂的社群、沒有所謂的3D虛擬,一切生活都可能要被打回原始人的狀態重新來過。當我們過份依賴以電為基礎的生活時,可能會更難適應沒電的生活。

再回到這個主題上,我認為科技影響帶給我們改變的是介面、管道、速度與質量,而不論科技是否存在,我們還是要透過五官去聽、說、讀、寫、觸覺去詮釋與建構我們的認知世界。因此,老師所扮演的角色更應該著重在學生這些基本素養基礎的打底,不懂得聽,給你網路你也搞不清楚別人在講啥,不懂得說,無法將想法傳達給其它的人。科技應該是提供給學生可以說得更多、聽得更深、想得更廣,過去一年可以學到的東西,現在可能只要一個月。過去要一學期上的課程,現在可以一、兩個月就會,既然學生學得快,老師也就應該教得更多,學生既然可以有多面向的學習能力,老師就應該提供不同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達到相同的目標,如此才能達到資訊科技應發揮的正向目的。


09.ECAR stud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8

以我過去在大專校院任教的經驗來看,若和台灣的學生相比,數據上應該會相當的差距喔,老師曾問過我們為何台灣學生與國外學生會有差距?我曾提出自己的看法認為主要是因為市場化的關係,將學生的使用習慣定型了,就像是台灣學生幾乎快把Windows當成是唯一的作業平台一般。而老師則認為是學生的學習習慣使然,其實我想應該是一半一半吧!

台灣學生使用PCLaptops要來的普遍,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機種的選擇多取決自出錢的家長,而Laptops的價格在過去比PC貴許多。因此,像國外調查發現有80%以上Laptops的擁有率在台灣大概剛好是反過來。而具有上網功能的手機在台灣算是普遍,但與國外相同也是因為頻寬、速度及費用等問題,使用率相當低。

使用圖書館的頻率,這問我最準,因為以前我在圖書館工作過三年,台灣學生除了借還書之外,對圖書館的資源用得不多,除非老師會要求學生去查特定的資料,否則可能有1/4的學生在大學四年期間從未使用或進過圖書館,即使是圖書館網站也是一樣。

而在課程與學習的使用上,台灣的學生表現一樣不好,我曾問過大一學生是否有使用過Office 簡報軟體,結果竟然不到1/10,試算表更不用說,但這數據漸漸有改變,主要是因為部份高中已開始重視排入電腦相關課程,使得有愈來愈多學生有接觸使用的經驗。

其它有關多媒體的軟體使用,除了系所課程排入之外,會自己去學的不到1/10

那台灣的學生到底那裡比國外學生強或是跟國外學生一樣呢?傳簡訊使用E-Mail、使用即時通軟體交談、玩線上遊戲(不論2D3D),據我了解大概有一半以上都曾玩過。而最後使用社群部份更是突顯了國內一窩蜂擠在一起的特色,清一色的有3/4以上的學生會使用Facebook的社交網站以及無名相簿網站,而其它社群網站的使用人數與前者就有不小的落差,但是否會用在學習上呢,我只能感嘆地說,還真的不多呢!


10.Have You Been Paying Attention-
這部和Did you know文章所提供的影片shift happens所傳達的概念相近,讓我不禁想做另一部影片,從另一個角度來提出我的質疑,只不過真要做的話會花上不少時間去做調查,而結論是否真如我所想我也不敢說。
我要提出的看法是,到底是誰創造了這個Digital world?到底是誰讓小孩子一天花這麼多的時間在computer或是screen media?如果這種現象是我們這一代所造成的,那教育所該做的是到底算是順應潮流?補償挽救?還是該當個守門員把關?

數位世界是怎麼來的?不就是美國國防部為了作業上加快速度、突破時間限制、分散風險、有效儲存資訊並應用資訊為目的下發展出來,源自國防上的需求而被推廣到商業化的一項技術,其實它不也和武器或化學武器的製造發展一樣來自同一個出身嗎?原子彈有立即的殺傷力,所以我們知道它的危險,但電腦網路科技卻比較像是吸毒成癮,一步步讓人們不知不覺地習慣它、不能沒有它,甚至到現在還想透過教育的改變讓我們的下一代和它緊緊相扣。

重點是,它到底是良方還是毒藥?大部份的文章主題都是在探討它的優勢,卻也沒幾篇會去問到它的後遺症與危機在哪?就好比100個人有99個人都說好的時候,到底它是多數的好呢?還是真正的好?

我看到的是,創造出數位世界的這一群所謂的數位移民(我認為比較像是數位創造者),創造了這個新的世界,突然間改變了原本的生存之道,而為了生存改變了生活方式,也讓小孩的成長方式改變了。大人一整天忙於工作,甚至晚上及假日加班或帶工作回家,沒時間在家教育小孩的結果,就讓小孩子在家整天跟著電視電腦親近,慢慢地培養出所謂的數位原住民出來。在親子教育當中,有很多家長在家不裝第四台,為的是不讓小孩整天看電視,認為這會影響專注力;不喜歡讓小孩出門找同學朋友,可是卻讓小孩子在房間上網玩電腦,跟朋友玩遊戲、聊天,似乎這樣比較安全;也甚至是家長自己也愛玩電腦,既然無法以身做則,美其名乾脆再弄一部電腦跟小孩一起用,當做是親子共同的休閒活動。我們都知道同儕影響的力量有多大,一傳十、十傳百,你不用電腦就幾乎等於會失去朋友,形成一股同儕壓力,就像腸病毒一樣快速地蔓延開了,變成現在的社會現象。

去學校玩沒有去電腦玩來得輕鬆?跟電腦玩比較有趣!跟電腦玩沒有人會要你做東做西!玩電腦不必在像學校一樣非得坐在教室裡!想玩就玩,想休息就休息。這樣養成的小孩到了學校之後,生活方式與家裡不一樣了,相較之下當然無趣,不是嗎?但我們現在卻把這種現象結果一味地歸究是學校教育跟不上時代潮流,認為是學校不重視學習者特性與個別差異,進而要求學校的一切都是守舊的,課程要改、教學方式要改、老師要改、甚至連校園也得一起改,我認為從出發點來看,這是完全不對的?這是數位移民推卸責任的作法。

Have you been pay attentionYes, I’am.但我卻有這樣的擔憂與看法,與其在數位虛擬世界學更接近真實,為何不盡量去真實的世界裡學?與其透過網路和同學用圖片相片相見,用圖示給笑臉哭臉,為何不直接面對面去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我大概15年前就進入教學科技的領域,也同樣看著電腦從早期8位元到現在的64位元的改變,但我們親身經歷及認知電腦是出現來幫助我們的,但將來的小朋友卻是一生下來就是處在這個環境,電腦的存在對他們是理所當然的東西,在觀念上,我們當電腦是工具,但我們卻讓電腦變成是他們的環境,也難怪會存在老師們對使用科技會有所困擾,這不僅是改變他們的教學習慣,也同時是在強迫改變他們對電腦是工具的認知。

不否認社會環境永遠在變化,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下一代在新的社會環境下生存,老師當然有責任協助學生去適應,並在這過程上自己先調適並改變,我們可以將這部影片的重點,是要給那些固守傳統模式不願改變的人一記當頭棒喝,了解現在的教育問題可能出現的問題,但同時我們也別忘了好好想想,過份依賴科技的後遺症的問題探討也一樣重要,還是說,它就像是一個要等40年以後才會發作的慢性病一樣可以被容忍及忽略。


11.Mobile Phones, Mobile Minds
我在看過老師的這些文章裡,終於在這篇文章所提供的影片當中,找到一些論點想法和我相接近的人,特別是在影片的第22分鐘初左右的訪問提到,不論科技如何的發展,學生還是需要具備聽、說、讀寫等這些基本能力,因此老師們並不需要擔心是不是不會電腦就沒有資格教書。

既然學生會花這麼多的時間在使用手機上,老師何不利用這樣子的習慣,讓他們也可以知道使用手機也可以是在學習。如果說學生一天會使用2個小時在手機的話,何不設計出需要花半個小時的時間的功課,相對也就會縮短他們用手機傳訊或聊天的時間,這也算是一舉兩得。


12.Mobile 2.0
我認為Web2.0Mobile2.0目前在技術上的差異以及要克服的問題還相當的多,平台不同、載具的不同、硬體上技術規格雖已制定但內部軟體仍未完全克服、手機的收費服務方式以及頻寬上的問題,短時間或至少在三年內,我認為Mobile2.0還不足以成熟到像Web2.0所能影響到的範圍。再加上手機本身還有顯示螢幕過小及蓄電力等問題,如果將這麼多Mobile2.0的功能加載到手機上,我想目前的手機應該會吃不消吧!哈!!

應用手機最大的差別優勢就是在於手機的移動性比PCLaptop來得更高,因多隨身攜帶故可立即取得設備操作以及資訊即時性都很高,因此,在教學上的應用就應當善用這部份的特性,例如在教導有關台灣各地的地理資訊時,我們就可以叫學生去實地做參訪,學生可利用手機取得Blog作業資訊,利用簡訊與同學分享資訊、利用手機的攝影功能找到答案並可直接上傳繳交。這是現在不論Mobile 2.0發展完善前就可以做到的,但因為涉即到費用的問題,第一步就會遇到問題,因此我覺得手機系統業者是否能先準備為教學需求提供更特別的費率服務,將是普及化的第一道關卡。


13.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 2010
我認為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所推展的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 (NETP)相當完善,而且能兼顧到許多我們所缺乏的層面以及一些我沒想到的點。如文所示,它區分learning, assessment, teaching, infra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四部份,以公共建設為基礎,到應用層面的教與學,並注重評估這項列入表視重視成效的表現,最後就是productivity重視生產力。

我特別關心與注意到的就是productivity,因為一項科技要推展順利且真正幫助到老師及學生,絕對不只是科技技術的突破、社會上各項硬軟體建設的普及、教師與學生觀念的突破而已,更重要的是整個教育系統是否支持,包括課程的設計、校園設備與學習空間的重新規劃、考試方式甚至評分方式的改變、甚至政策上的修訂,簡單的說,即我們現行的教育系統必須配合做觀念以及整個體制的改變,才有可能將新科技的效能發揮到最大的效果。

特別是國內在推行一項政策時,往往是政策訂的很模糊,標準訂的很寬鬆,想到什麼做什麼,然後就是遇到一大堆的問題,如人的反對、經費的來源、如何推展、如何評鑑、執行的效期等等,結果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不然就是豪雨成災一發不可收拾,最後就變成政黨抨擊對立的議題,白的東西最後被染得不藍不綠。


14.Online Testing « Learning Technologies «Create Free Online Quizzes with ClassMarker
記得上週才跟老師說希望能多了解有關Web2.0的線上測驗系統,結果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我做Blog Critiques的作業上剛好找到這一篇介紹ClassMaker系統。我會想要知道這部份的東西是因為先前我在參與一個線上合作學習的英文寫作計劃當中,就需要設計一套能上學生在線上進行寫作、進行同儕互評、老師評分等功能的設計,基於有感於系統的開發往往會隨著科技的變化會需要不斷地進行修正,對於非資訊工程背景的我,很難在花時間去做大幅度的修改,因此就興起想直接找尋看看是否有符合需求的現存系統,以做為未來相關研究的可用工具。

線上測驗系統與其它系統最大的差異特色在於如何正確的辨識使用者身份、如何依據不同的測驗題目類型設計成題庫並且容易修改產生新的題目、如何進行評分甚至修改,特別是在如寫作這類型的活動,重視的是在語意與語法上的變化,目前大部份的系統都還是由老師來進行修改評分,利用人工智慧及語意辨識技術讓電腦來修改評分的成效都還不足以有效地解決。

線上測驗在教學活動上最主要的使用目標應該是在於希望能幫助老師縮短教學評量部份的設計與實施的時程與成本,能讓老師花更多的時間去檢視學生在分數變化以外的改變,才能幫每位學生找出真正的問題。或許在ClassMaker上還無法解決所有我所提到的問題,但至少它代表我們在這方面往前跨了一大步,未來我也會設法朝我所預期的目標繼續學習並能做出一些貢獻。


15.School 2.0
除了學校要整合打好資訊科技所需的基礎建設外,我覺得未來也應該讓學校有個ISO標準以評估是否有能力達到數位化、行動化教學環境設置指標的參考依據。

任何一項變革要能獲得成果,真的是需要所有的相關單位與人員全力來配合投入才有可能,而且這些人還必須包含學生的家長,這點真的很重要,我覺得文章提到的這一點這是大家很容易忽略的部份。

如同http://www.classroom20.com/profiles/blog/show?id=649749:BlogPost:6914的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的概念,要做到school2.0之前,老師可以先從classroom2.0開始努力,而老師本身也要達到teacher2.0的標準。依照這樣的標準來看,教育行政人員、學生、家長也要達到Administrator2.0student2.0parent2.0的標準。因為不是會玩網路、玩Facebook的小孩就是2.0的小孩,他也必須要具備2.0的精神(CreativeSharingCorporative)並付諸於行動表現,我覺得這個想法很棒,這也都是我在看了這篇Blog後延伸的感想,或許把這些想法再組織、彙整起來,說不定就可以提供做為發起School2.0ISO標準呢。

同時我也在另一個Blog裡 http://163.20.119.100/f2blog/index.php?load=read&id=461 看到一段與School2.0有關的文章,作者也有系統地將教育環境所有相關的人在school2.0的角色任務帶出來。他的觀念仍停留在使用moodle的優點,而我最大的感觸是當我看這篇時,發現並驚喜自己在教授這三個月的介紹裡,了解到自己在觀念上有了很大的的突破與改進。因此也才能看出別人所講的東西少了什麼。

在這個school2.0的網站(http://etoolkit.org/etoolkit/ )裡有一行藍色字寫得很棒,There is no one path to the school tomorrow.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Final course reflection--趕上時代??創造時代!!


我不知道大家在上過這門課後有多大的收獲,也許在用過這麼多的工具後,大家會發現這些用在你們的專業領域會帶來很大的便利與幫助,因此覺得上的很有價值。

我的感受也許稍有不一樣,一來是因為我碩士本來就是唸教學科技,我的專業原本也應該算是教學科技,但在過去的經驗裡,我總覺得唸這些東西很難找到自己的定位,因為既不算是教育本科,也不是資訊本科,好像看不出來自己的專業到底在哪,特別是經過這10年教書的學習經驗裡,雖然讓我對資訊的專業的部份比很多非資訊科系的人強很多,但想自己獨立完成一套好的系統卻是不容易的。因為系統的開發需要很多不同專業,光是在資訊的部份就不容易完全精通。

除此之外,要設計好的操作與使用介面需要美工及熟悉介面設計的人協助、要使內容讓學習者易懂易學就需要該科專業領域的內容專家及教學設計專家參與分析與設計進度、要將這些流程轉換成系統的流程就需要系統分析師的協助。最後,這套系統必須持續不斷的修訂錯誤以及開發新的功能。怎麼看都不是一個人可以做或該做的工作,因此這使得我更難了解學教學科技到底要強在哪一點?

而剛開始要上阮老師的課時,我也認為這些東西其實一點都不難,事實上學過後還是不難,但難就難在這些科技與學習原本不見得是相關的,而老師卻能夠把這些工具中具有可放入學習的特性找出來,並把它們都應用到教學活動裡,這下子變成了────誰說設計教學就一定要會自己設計軟體?就好像會武術的人不一定要有刀槍,筷子也能變武器,一張紙也能殺人於無形一樣,就是這點,也光就這點,我就很配服阮教授的功力了。

在變化日新的社會裡,過去我們常說要跟得上時代變化,阮教授讓我(們)知道:「這還不夠!我們要超過時代的變化,甚至要學習科技人的精神,去想要如何創造主導時代的變化!」,我想,這不就是我們來唸博士班的目的嗎?



最後我想要將我自己對於修這門課的心態與感想做會後的分享,當初一開始選這門課,同學都說我去修再簡單不過了,但是我不覺得,科技的進步絕不是10多年前唸IT的我掌握得完的,特別是中間工作後就不曾再碰觸的我在教有關資訊及多媒體課程的我,更有如此感受,所以基本上我還是抱著戒慎恐懼的心來學習。

這門課在一開始我們就知道會有英文授課,我相信不止是我,一定還有人跟我一樣也會害怕,但是我覺得如果有心想去國外唸書的話,絕不能因為這樣就放棄,而且聽不懂大不了再問嘛!對我來說這還是頭一次修到有用英語講授的課,怎能不去試試自己的能耐呢?

所有的作業其實在一開始老師就給的清清楚楚,如同老師一開始講到的,我們應該要自己好好規劃時間去按時完成每一項作業,而作業除了多之外,其實以老師的標準應該難度不算高。但我就發現自己在這過程中有許多可以再檢討的:

第一、在一開始要寫出3個blog文章時,我就因為沒想出我想寫的主題而放棄按時完成,說是不願意亂寫一通,但這也造成老師的困擾,這點我當初沒想到,所以我還不夠將心比心,有待學習。

第二、我完成這些作業其實都早在前一週就已動筆了,但我大多是先寫在word檔中,而或許因此讓老師覺得我也是那種事到臨頭才在趕進度的學生,不過我想我還不至於會很在意別人的看法,所以倒不會想做什麼辯白。而寫成草稿對我來說當然是想有空就可以一再修改,不過就發生像Second Life的這一篇我就遺漏忘了PO上去,還讓老師這星期上課時來提醒我,這也算是我自己的疏忽,有待改進。

第三、提早做真的是有好處的,因為小兒上上週開始發生腸病毒71型重症開始,我幾乎有整整兩週的時間不能寫作業甚至無法來上課,如果沒事先做好一部份,那我現在真的要開天窗了。而儘管我再怎樣注意這點,我還是沒能掌握好最後要交的research paper的進度,但不管怎樣,這是我自己的問題,也沒必要當作藉口,除了利用剩下的時間儘量完成外,沒啥好說的。而我唯一想分享的,我認為家人真的是最重要的,特別是自己有小孩了,更深刻地感受到這點,如果我沒能照顧好他們的話,那不只是這門課、就算是這個學位,我都可以不要。

第四、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我們還是有些保守,沒能好好跟老師打成一片,也或許是我個人自己的因素,沒太多時間多和同學保持聯絡,所以沒做好Share這個很重要的2.0概念,如果未來還有機會跟大家一起修課,我會做的比現在更好。而學長Jeffrey在後半階段的缺席我也覺得很可惜,因為他讓我有機會用英語做交談,有時我會覺得來上課的另外一個收獲就是下課的10分鐘,我們會一邊抽煙一邊用英文聊天,即使話題不見得深入,但對我卻是個很棒的經驗。

第五、我到現在都還是沒有其它同學的MSN等即時通帳號,可見得我在這門課真的還沒學到與他人共同合作及分享,不管理由為何,忘了就是忘了,但如果大家願意的話(畢竟我是男生嘛),可以把我的MSN或SKYPE也給加進去。MSN:patrick@mail.leader.edu.tw;SKYPE:patrickadeline。

最後希望大家都順利完成最後的作業!加油!!

7/16/2010

讓我知道你的意見--Online Poll and Survey

Poll提供了我們在一些非正式的意見以及簡單的現狀調查上使用,由於只要一個Click就可以完成,一般不會有讓學生有做問卷上的排斥心理,透過他簡單的圖表分析,省去了我們過去還要把資料轉去Excel跑出圖表的繁複手續,亦即設計完問題就可以等著回收看結果,對研究或想了解一個問題的答案這樣一個簡單的目的來說,它是個相當棒的工具。




即使是Survey的功能也一樣,我最驚訝的是他會注意到有些問題是具有分支的特性,因此我們不需要擔心或傷腦筋去想要如何設計出這樣的問卷。以前我有自己寫作這樣一個網站,因此我必須說,這個功能是再簡單不過,在程式上根本不須要用到太多的特殊技巧與判斷,因此網站的開發者會注意到這樣的問題實在夠水準,也難怪值得老師推薦。



這週的作業大概是所有作業裡最簡單的了,但你說好不好用?好用得很呢!因為第一、它該有的功能都完整的提供了,因此不需要再去想問題該如何呈現或要如何設計才能獲得我要的答案。

第二、大學裡每學期遇到的學生都不一樣,他們是否具備學習一門課所需要的先備經驗與知識?他們對於這門課是否有不一樣的期望?這些都是老師在一開始設計課程時所不知道的。

因此過去通常我都會在第一週上前,詢問學生是否對這門課有何意見與想法,有時也會利用簡單的問卷給學生填寫意見,但你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學生會來?要印多少張的問卷?

現在有了這兩種線上意見調查的免費網站且都支援中文字,以後我就不需要再為了找尋以前做的問卷題目、重設問卷、印多少張等問題傷腦筋了。雖然我還沒能真正應用到我的教學活動上,但我已預期效果一定會比我以前做的好。


7/12/2010

把Moodle丟到一邊去吧

  很多大學都在推廣教材、教學數位化,要求老師將課程資訊、教材、甚至評分都要應用到學校所提供的數位平台,好像這樣做才表示學校重視E-化教育,做到數位學習的精神。可笑的是,當我們課堂上老師急聲呼籲著教育要重視學生的需求時,學校卻從未好好想過這些數位化的平台到底是不是真的符合了學生的需求以及便利性。

  因此上課老師在提到這些如Moodle數位平台以及我們現在課堂上所介紹的Mixxt學習平台時,我提出批評認為這些學校所在使用的平台只是為了「教」而設,老師卻馬上提出其實根本是為了「管理」而設,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些學校的數位環境設計的不適當性。

  因為缺乏其它相關的學習平台的使用經驗,所以我還是只能就自己所認為的一些問題來提出看法:首先,以Mixxt的平台做為教學使用除了缺少在教學評分部份的功能設計是一點缺憾之外,其它部份我覺得幾乎可以幫助老師做到很多學校所使用的Moodle系統所能做到的事。

  我所見的一些問題包括:老師在學校的系統裡有儲存空間可以放入教材,但學生卻沒有足夠或甚至沒有空間可以放入自己的作業。而放上去的資料由於是以儲存為目的,因此也沒有提供連結網址可以很容易的做到分享,例如學生的影片檔,在完成後無法像在YouTube般直接產生連結網址,直接Post網址給老師來繳交作業,因此我們可能還是得再藉助並複製到其它地方或複製檔案來繳交,一捱造成資源空間的浪費,二來因檔案大小關係可能也會有傳輸上的問題。

  數位學習裡很強調提供合作學習的環境,但我從未在學校的平台上看到有類似即時通等的功能設計,至少Mixxt可以看到現在有哪些人上線,因此學生連上系統通常只能看看資料、下載資料、上傳訊息等,缺乏真正的、即時的學習互動。

  在老師使用Mixxt的經驗分享上曾提到有些如課程大綱部份的資料都是放在另一個私人的系統,透過網頁連結來提供其內容,主要是為保障到自己資料的版權或智慧財產權等權益,我倒是覺得如果Mixxt會任意將使用者放在系統上的資料視為自己的一部份,如此不尊重使用者在內容提供的權益主張的話,算是滿難想像與接受的,不過我倒是接受老師所說的,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作法。

  或許我們是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使用平台,所以我們會依教學上的需求來看待它既有的功能設計,但其實我想它的設計應該不算是完全為了教學,應該是被定位在提供一個學習社群環境的建立,因此評分功能等只能算是教學上的需求,但我認為因為它裡面的選項功能是可以自訂的,因此如果想擴大這個社群網站的使用,加入像評分這樣的功能應該可使它更具廣泛運用的價值。因此,其它像是問卷的製作與發送、測驗卷的編製與使用、成績分數的計算等功能若能在未來模組化到它的選項中,那將會使這個系統更吸引人。

  然而它是否會取代學校所在使用的系統呢?我認為不太可能,因為學校在處理的還包括整個學校的教務及學務性資料,這些學生資料涉及到隱私,不可能任意放到這些商業網站當中,系統的運作也不可能都丟給業者去決定或管理,因此學校勢必還是要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學習平台。因此,我們應該還是要將這些有助於學生學習的需求轉達給學校以及平台的開發者,如此在未來才可能看到真正適合教學與學習的平台出現。


  第一次開始設計自己的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還需要再繼續加油!!

7/08/2010

我的有聲布落格podcasting

這週因為老二得了腸病毒要在家照顧他不但沒去上課,差點連做作業的時間都沒有,所以podcasting是在幹嘛的,全部都要靠自己上網去看別人做過的範例以及老師的要求才能夠有點概念來做這個作業,也有幸終於能找到空檔 (某一些的半夜兩點),趁自己不小心半夜醒來才能夠在安靜的環境下完成這週的作業。

podcasting基本上算是從Blog的概念延伸的一項服務,希望能夠透過聲音來將訊息傳送給網路大眾,我們可以把它當成是一種『有聲Blog』,不僅如此,由於它是可以免費訂閱收聽的,跟傳統的廣播有些類似,但最大的優勢在於沒有時間的限制,隨時都可以重覆聆聽。因此對創作者來說,最佳的利用方式就是錄製成一種帶狀性的內容來建立這個有聲網站。


因此,我認為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來設計應用podcast在教學或學習上,則可以是針對某一項較深入的內容或主題來做,因為太多廣泛或普遍的議題如「英文」或是「旅遊節目」,因為牽涉到的內容太廣,容易使得內容不易深入,很難與其它市場上已有的教材或頻道內容有所差別,而如果只是把他當成一般的日誌來寫,則可能由於私人生活的內容,也較難吸引其它聽眾持續收聽。

  因此,我設定大家所熟悉的第一語言-英文為範圍,針對英文作文這個項目來發揮,雖然大家可能認為作文比較偏重在寫的能力技巧,在相較之下,會話所需具備的聽、說技巧的內容似乎較適合運用pocasting的特色來發揮,而事實上,在pocasting網站既有的頻道節目中,大部份亦偏重在這部份。但我認為好的文章,除了必備的豐富字彙、文法的使用外,另外就是涉及非語文的技巧,即如何有效地勾勒出作文的內容架構,並且針對不同性質的文章(如議論文、)進行內容的鋪陳。這些技巧如果透過簡單的講解與範例說明,其實就能夠對學生的作文有所成長助益。因此我選擇歷程性寫作為我的節目主題,依照寫作前準備、寫作活動及標準與評分三大項,再針對這三大主題之下,可再細分幾個不同的子項,這樣的規劃就可以製作出一系列完整的學習內容。







  配合課堂的作業要求,我使用PodOmatic.com所提供的podcast平台,由於這是我第一次使用這類網站,所以我沒有其它相關經驗可供比較。基本上這類網站的使用方式我覺得相單簡單,可以利用一些錄音軟體先行製作出每段節目,因為不是on air的現場節目,所以我們可以利用一些音樂編輯軟體來修剪講錯或不對的地方,經過修剪後再呈現的內容就不用擔心吃螺絲或講錯的尷尬狀況,每個人都可以做出具水準的頻道節目出來。

6/30/2010

初次上手的Wiki,還可以再更好

  在所有web2.0技術的產物中,我和其它多數的人一樣,Wiki是我最早接觸的,而且正是所謂的維基百科。雖然從維基百科本身以及網路上其它資訊介紹中,我們知道它是一個可以讓所有的人參與編輯其網頁內容的網站服務,我也可以加入,但我從未想過我也可以自己來架構一個wiki,直到這門課上過之後,我真的對wiki的內涵有了重新的認識。

  因為在有人將整個wiki變成了一套網路服務工具,讓使用者無需再去以傳統製作網頁的方式來建構內容,這對知識的推廣有相當大的幫助,因為它讓許多不懂做網頁或無法提供wiki網站所需技術的人可以不用再去管技術的部份,可專注在內容的提供,提昇質量的精緻化。

  在這次的作業裡,我和學長姐同組一起建構多元智慧這個主題的wiki,雖然只短短的幾天時間,也或許我只做了作業所需要的量,但正如同我先前所言,我對wiki已經有相當多的改觀。以下我分享幾點心得與看法:

第一、wiki與一般blog不一樣,著重的是網站主題內容要如何有系   統的建構與提供,因此它在設計上讓使用者一開始就可以   先規劃整個網頁的層次與每網頁的標題,有助於編輯者   能有清楚的架構概念來搜集整理資訊。
第二、它允許加入影音等多媒體的資訊,因此可以提供除文字以外其它方式的吸收管道,對於不同學習類型的人,可以透過不同的資料呈現方式來理解,符合重視學習者特色的學習理論。
第三、提供完整的編輯歷史記錄,由於相同的款目可以有多個編者去建構及修改內容,往往時間一久就不易清修改的歷程或是誰做了哪些修改。而wiki也貼心的提供這些資訊給網站的建構者,去分析了解網站做過哪些改變。
第四、當我們要使用在教學上,相當適合同儕合作的學習模式,去一起共構網站內容,且不受一般網頁的傳統限制,一次只能有一個人處理修改。學生可以放心地去挑選自認為想要增修的部份即可進行。老師則可以透過前述wiki所提供的歷史記錄來了解每位同學對網站哪些部份做了哪些貢獻,有助於老師去分辨不同學生之間的貢獻度。
第五、在實際使用時需要注意一些實作上的問題,所選的主題最好是所有人都有興趣或都有相同需求為佳,否則會發生部份不熟悉的人只能提供粗淺的內容,而熟的人除了加自己的資料外,同時可能需要再花時間去修補其它人的部份。雖然這也是合作學習的目的之一,但這也容易形成彼此間腳色地位出現落差或失衡的現象。
第六、同組建構的人必須找出時間定期聚會討論,來檢討彼此之間對於內容標準的認知,這將有助於形成共識,並從中學習了解缺點或問題。比方說某部份的內容應放在前一段或下一章,相信不同人會有不同意見,這時就需要一起討論。
第七、這點是針對課堂的建議,當人數只有5~6人時,其實可以由老師來協助訂出一個主題並由全部的同學起來做,因為3個人一組的人力實在有些單薄,再加上本組因為年級及個人工作的關係,從頭到尾很難取得對主題建構上的共識,因此對這次主題所完成的部份,其實自己覺得很不滿意。不過當我了解這只是讓我們有個初體驗時,對於所獲得的收獲,還是遠超過自己預期的多。
第八、當未來我們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主題後,特別是在博班階段的我,可以去建構一個屬於自己研究主題的wiki,整合相關的以及自己的研究,不會讓我們所做的東西變得零散雜亂,這將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6/23/2010

一個可以用來教也可以上去學的好地方--SlideShare



  我認為對我的教學上來說,這項工具網站的使用對我教學上的幫助最大,因為一般我在上課時會要使用投影片,而因為上課教室地點不一,所以往往就必需先將檔案放某一部Server上或是利用隨身碟帶到教室,再利用網路及相關軟體開始播放,而當你若沒有自己的Server時,攜帶性便會是一個問題。而用隨身碟的缺點就是你不知道教室的公共電腦是否有病毒或是是否有相容的簡報軟體可以開啟它。而利用如SlideShare這類的服務網站,我們可以將簡報檔上傳,任何只要有網路連線的地方我們就可以連結到它並開啟使用。

  在SlideShare上面除了可以放我們自己的簡報資料外,更令人驚奇的是它擁有許許多多來自全世界所提供的資料,且大多是公開分享的,因此我們也可以在這找到許多主題的資料,而這些資料也都是別人已經整理好的東西,而且如同老師所介紹的,裡面有許多都是各領域學科專家所提供的資料,因此參考價值非常地高。

  如果說這個網站做到這樣我給70分的話,那接下來它網站內所提供的功能就值得為它加分到90。一般簡報軟體都提供聲音檔的錄製功能,如果沒有聲音檔的加入,有時對使用者來說就只是像看看一份文章一般無趣。而SlideShare就允許我們另外事先錄製好講稿聲音檔並一併上傳,透過它提供時間軸的編程概念,我們可以決定每個投影片切換的時間點,很快地將聲音檔與投影片播放做完美的結合。

  由於聲音檔是可另行錄製的,老師又提供了我們一套Audacity免費的錄音軟體,這套可以說是我所用過最符合我們直覺編輯概念、且容易理解操作的軟體。我對於使用這個軟體相當興奮,因為以往在使用PPT編製投影片聲音檔時,往往會擔心吃螺絲而覺得很不方便,而它也不支援上面SlideShare的編製概念。但我現在可比完全不管每張投影片的間隔時間,先依照投影片的內容來講,有錯?沒關係,就直接等個5秒再繼續重講,等整個製作完後,我們再將講錯不好的段落直接剪去刪除,很簡單地就可以完成一份簡報講稿的聲音檔錄製了。

  最後再將聲音檔上傳到SlideShare前,我們先針對聲音檔的講述找出每一個要切換的時間點,把時間點記錄下來,之後在SlideShare裡,我們可以輕易的找到時間點設定投影片切換,依投影片的張數重覆個幾次,就可以完成了。這些步驟聽起來複雜,但其實做起來就會發現這省去了許多配合投影片所會耗去的時間以及更完整地完成整份影音檔的編輯,我把這一點心得跟大家一起分享。

6/17/2010

讓全世界都看見我的YouTube

網路盛行的一個功臣就是Streaming media串流媒體技術的不斷改進,此技術使得使用者不需等到整個媒體檔案下載完畢,便可以開啟收看內容,其實就像是我門平時在收看電視節目一樣的簡單,但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在當時網路技術來說卻是一種變革,會影響資料檔案的編碼方式,影響到軟體該如何去解讀資料檔。也因此大家會發現目前的網路影音都必須透過特定播放軟體播放(如 Windows Media Player,Real Player,或 QuickTime Player)。

而YouTube則是這類技術使用最具代表性的網站,結合Web2..0的特性,它允許使用者將自己的影音檔上傳至網站的Server,而且你不需要去煩惱要不何使得自己的影音檔符合影片串流的格式,YouTube會自動將影片轉換成各種不同畫質的影片格式如FLV及MP4等。

過去我們大多很早就使用過YouTube,但是如同老師說的,我們都只是在看,都是在享受別人分享的東西。因為這門課老師的講解與作業的要求,使我第一次開始真正去使用YouTube裡面的功能,才發現我們除了可以將錄製好的作品上傳外,裡面還有一些功能可以讓我們加入字幕、聲音、以及一些簡單的特效。

對於我所教授的資訊傳播學系的學生來說,這裡可以是一個大家共享以及傳播自己作品的免費平台,這些學生平時就會有許多2D、3D、影視剪輯、平面設計等的作品,除了可以在這裡展現成果外,也能夠在這裡找到許多值得參考的範例。




對我本身來說, YouTube以及Ted是兩個我最常觀賞的網站,可比在這裡找到許多教學上的素材,因為不論是現場演講、投影片的轉錄,我們可以在這找到全世界各個地方所提供的個案素材。像我過去曾在課堂中報告有關「正向心理學」的主題,我便可以在這聽到這個領域大師的演講影片以及受訪影片,用它來輔助我的課堂報告,既是第一手的資料,也使得原有文字圖片的報告變得更精彩生動。

最重要的是老師所傳達的一個觀念,我們不僅只是來找資料,我們也應該產出資料,好好利用它將我們所專長的或所學習到的也透過這個網站平台來分享。特別是讓學生自己也能從事這樣的一個內容的產出,不僅可以激發他們的動機興趣,也讓他們知道自己也能在這塊園地做出一些貢獻,這種成就感的滿足也是教學所希望達到的。而這些網站的功能相當簡單,因此小學生都有機會可以參與,對於他們的眼界拓展將更有幫助。

我的上傳作品

6/16/2010

好玩的螢幕錄製網站

由於我過去教授的課程如程式設計、資料庫設計、網站網頁設計或套裝軟體等等,這些課的特色就是上機實作,因此對於這些操作的步驟我每上一次課就會多熟悉一次。但對學生來說,一但上課沒注意聽講或是在某一個步驟上卡住了,往往容易來不及跟上進度,不然就是老師需要再示範一次給學生看,經常會聽到學生反應雖然上課做過一次,但回去再看課本時卻老是容易忘了某些小細節而無法順利執行。

因此我自己曾經上網抓過可以錄製螢幕操作畫面的軟體,並且在一門電腦輔助教學的課程中,將如何操作Authorware這個軟體錄製成一個個單元的影片,然後放到我自己的網站中讓學生自行下載復習。爾後學校也透過Adobe廠商開設了Captivate這套功能更強的螢幕錄製軟體的教學課程,教老師們如何利用他將操作畫面錄製成影片來輔助教學。

而阮老師這週的課所教授的工具用途我並不陌生,唯一的差別就是原來連web2.0網站也能提供這樣、甚至是免費的服務,這對學生來說是很棒的消息,因為通常這類的軟體費用不低,而一般免費的軟體則多少會有些限制,例如針對錄製時間的長短或功能上有所限制。

我在作業製作前針對了screentoaster以及screencastle這兩個網站進行了一些測試與練習,發現兩個網站的功能都差不多,不過screencastle有個不錯的地方就是它會將製作好影片產生多種成果的連結,有兩種不同的解析度影片,也提供擷取影片畫面讓你作為封面使用。而screentoaster則因為正逢改版之際,因此剛好有舊版及新的Beta版可供使用,舊版所提供的解析較低,且一旦上傳後就無法下載自行留存,而新版則改進了這部份問題,並提供較佳品質的影片格式。而不管是哪一個網站,普遍的問題就是錄製時間長短將影響整個檔案的大小,且整個製作所花的時間也將隨個網路的頻寬流量不一。

我的作品


我認為若要將這套帶入的學生學習的活動時需要注意到幾個問題:
  1. 必須確認學生們都能獲得相同的電腦使用機會以及確認有網路可用。
  2. 網站功能的操作其實很簡單,但老師仍需要先花一點時間帶學生先整個做過一次,以了解學生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確認沒有技術上的問題。
  3. 因為它著重的是在電腦操作的畫面擷取,因此除了一些像軟體操作等最適合用他之外,其它類型的內容我建議可以製作成如投影片放映的方式來錄製,如此應可突破不同教材或內容呈現應用上的限制。
  4. 要錄製前最好是要先準備好劇本講稿、甚至要先花點時間彩排演練,不然一但有錯就得整個重錄一次。
  5. 錄製時的音量,由於錄製時的聲音是經由我們的電腦轉換壓縮後再透過網路傳到網站上再與影像部份結合的關係,比較容易發生音量不如比預期的小問題,甚至偶而會發生影音不同步的問題。
  6. 環境控制,在錄製當下要確保現場不會出現不必要的雜音(如手機鈴響等),不然很容易被迫要一再重錄。

6/08/2010

搜集彙整網頁資料的最佳利器--Diigo

  我覺得網路bookmark是老師在這們課教我們這麼多web2.0服務當中,對於我未來將要從事的研究學習活動上最有幫助與價值的一種。其實我早先就知道有網路bookmark這樣的東西,以前的認知是覺得把自己的bookmark放在網路Server上跟Webmail的功能其實是一樣的,用抓自己的bookmark連結還要先連到那個網站上,怎麼想都覺得沒這個必要,因此也就從未想要去使用它。但在這門課裡發現到原來它所能提供的功能之強超過我的想像,而且也能滿足我過去在瀏覽網頁時的一些缺憾,使得我決定一定要好好發揮這個功能用在我的學習或教學上。


  老師介紹我們用的是Diigo.com這個免費的網路書籤網站,經過幾天的練習,我逐漸可以了解它除了儲存網頁網址外所附加的一些功能。比方說它提供了Toolbar快掛,處理登入及建立書籤等工作,故我們可以在使用瀏覽器時隨時建立書籤而不需要連結到Diigo網站。

  在Toolbar裡面它主要有四大功能:
  Highlight:提供了四種顏色讓我們可以在瀏覽的網頁上劃線標記重點,就像是我們看書在畫重點一般,這使得我們日後再瀏覽該網頁時容易直接找到重點。
  Bookmark:建立書籤,並提供Description欄位讓我們可以註記說明該網頁提供的資訊為何。另一個重要的使用是Tag的設定,就如同一篇文章的關鍵字,當我們在建立書籤時仔細地設定好與這篇網頁相關的關鍵字後,將來我們在其它的研究與資料查找時,就可以透過Tag一次將過去或甚至其它人也標註相同Tag名稱的網頁一次一網打盡地找出來,這將省卻許多我們在查找資料上的時間。
  Sticknote:它就像是我們常用的小貼紙一樣,我們可以在看過某一段文字後,利用這個功能將我們對於該段的心得或其它資訊,使用Sticknote記錄在這一段文字旁邊。
  ShareDiigo結合了與其它網站連結的功能,它與TwitterFacebookGoogle BuzzGoogle Mail等做連結,將我們所找到有關的這個網頁發佈出去,讓我們的同好或朋友同學知道這個網頁資訊。而且它也提供Annotated Link的方式,將原本冗長的網頁URL變成非常簡短,以方便網址的鍵入。

  在教學的應用上,由於現在學生多習慣上網找資料,但對於學生看過資料後的理解以及所找資料是否適當我們不易去追蹤。但利用Diigo我們可以以Group的方式讓班級的學生都加入,在給學生某個特定的主題後,便可要求學生將看過的網頁資料寫下心得並分享出來,老師便可以進行審視。這樣有助於學生未來對於所找的網頁是否具有價值有所助益,同時也可以透過多人共享的方式搜集到更多更豐富的教學或學習資源。